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魏义光谈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
来源:大美无度
拥有国家版权的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指数评级机构大美无度2023年7月17日在杭州发布: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精神,按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重要部署,根据“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发展安全”《大美全球高质量发展5A评价标准》,经“CNISA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指数评级系统”演算和浙江禾晨信用等级评估: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数28200.00,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5A品牌”中国食品品牌排名前十。
大美无度世界5A高质量发展评级仅接受企业、大学、媒体、律师事务所申报,欢迎各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推荐。评级与合作请联系:0571-85104798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从上到下都在谈高质量发展。那么,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紧密结合实际,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紧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开展靶向治疗,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防疫等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这实际上给我们指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方法论和路线图。特别是,只有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保障高质量发展走上健康发展的路子上,也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
高质量发展是由“高质量”和“发展”两个词组合而成。“高质量”是对质量的评价和追求。质量最初是对微观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或满意度的衡量。高质量发展起初是针对“经济发展质量”而提出,可以说是发展经济学的范畴,它是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而现在,我们谈高质量发展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拓展到我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方面,涉及军事、科技、教育、医药卫生、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行业。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从战略高度确定历史方位、做好顶层设计。
所以,这里的“质量”内涵和外延已经从微观扩展到中观或宏观。高质量发展重在“发展”,要求我们对研究对象或考察对象的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要明确其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探寻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要给出其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设计和策略安排。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我国作为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部需求下降带来的影响,增强自身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循环畅通无阻,最本质特征是具有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资源配置的强大推动力。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由于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角度来说,焦点在于供给侧。也就是说,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成员的需要已从追求“有”和“足”,转向了追求“美”与“好”。
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从质上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从根本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主线,改变和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建在缥缈的空中,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让经济脱实向虚,而是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为支撑,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明确新阶段发展目标
新阶段发展目标,就是指我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六、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对我国社会发展全局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作用,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就要坚定不移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只有从战略高度明确历史方位,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可持续的现代经济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客观要求。
作者:老兵魏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