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大美无度2023世界ESG高质量5A品牌报告
来源:大美无度
ESG高质量发展中国标准引领世界 获5A评级越来越多牢牢把握主导权
权威发布:
大美无度世界5A高质量中国ESG评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精神,按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重要部署,根据“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发展安全”甲灵心法ESG全球价值准则和国家版权局登记的“CNISA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指数评级系统”,经浙江禾晨信用等级评估,2023年6月26日在杭州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入选中国ESG高质量5A世界一流企业18家,获评中国ESG高质量发展3A;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入选中国ESG高质量5A世界一流企业3家,获评中国ESG高质量发展3A;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数42349.60,获评世界ESG高质量5A。
大美无度仅接受企业、大学、媒体、律师事务所申报,欢迎各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推荐。
大美无度2023北方稀土世界5A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ESG评级报告摘要:
《甲灵ESG全球价值准则》指出:联合国《有心者胜》(Who Cares Wins)报告:ESG是一流企业的通用语言。获得认可、信任、关注、尊重、推崇,ESG地位无可替代;突破竞争力、影响力、品牌力,ESG作用无可置疑;增强盈利能力,ESG潜力无比巨大;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ESG未来无限光明。
一、中国ESG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北方稀土环境高质量发展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储量稀少、用途广泛,是现代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生产原料,被大量用于炼钢、炼油、化工、医药、农业、光学、航空航天及高新电子产业。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约占全球储量37%。内蒙古包头市作为我国主要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基地,稀土储量占全国83.7%,被誉为“稀土之都”,位于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高达435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
包头举全市之力发展稀土永磁、储氢、抛光、催化及助剂材料、稀土合金、“稀土+”消费品等全产业链,构筑稀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检测认证、标准制定、稀土交易等全产业生态,强力推动包头稀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世界ESG高质量5A企业北方稀土,坚持走ESG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线,依托白云鄂博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投资近78亿元建设11万吨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打造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稀土原料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单位产品能耗将降低10%,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提升至70%以上,减少污染物排放10%,进一步推动稀土冶炼分离板块减排降耗、提质增效、集约发展。
2022年,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在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表示,当下的包头,已经集齐了稀土产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发展势头正盛。包头将用持续的创新投入和成果体现稀土的战略资源价值,用蓬勃发展的稀土产业打造战略资源产业高地,到2025年稀土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二、中国ESG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北方稀土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锐在论坛期间还表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突出,主要由五大方面。一是资源富集优势,白云鄂博矿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稀土远景勘探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包钢尾矿库储量约1.97亿吨,稀土含量约占7%,是宝贵的二次稀土资源。二是产业生态优势,全市稀土企业172户,其中规上企业60户,形成了“稀土原矿开采-选矿-冶炼-分离-功能材料-终端应用”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了从采冶、加工、研发、贸易、应用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了稀土功能材料全覆盖。三是科技创新优势,具有比较完备的稀土领域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政策优厚优势,先后制定了《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一系列引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五是营商环境优势,围绕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改革”“审批流程精简再造”等模式以及“保姆式”服务。
包头以践行ESG作为做大做强稀土产业,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要抓手,同时加快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大功率节能电机产业扩张,推动稀土产业向长链条、宽领域高质量发展。统筹各类生产要素,打造专业园区,先后规划建设了多个稀土产业园。
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包头制定稀土产业链招商方案,成立招商专班,制定“一业一策”招商、“一单一图”招商、以商招商工作机制,围绕延伸稀土磁材产业链、补齐稀土发光产业链,加大对浙江、江苏、山东等重点稀土项目集中地区的招商力度。
目前国内前十强磁材企业已有7户落地包头,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以稀土为主营的上市公司在稀土高新区投资兴业。
三、中国ESG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北方稀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半年,包头稀土产业实现产值327亿元,同比增长一倍;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企业实现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73%,创近10年来同期最高增速。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稀土高新区现有稀土高新技术企业146家,从业人员超万人。今年第一季度,包头稀土高新区实现稀土工业总产值108亿元,承担实施亿元级以上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项目23项,新增规模以上稀土企业8家。
稀土高新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科技作为推动稀土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坚持高端集聚、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特色发展,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比重达4.12%,累计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项目500多项。
近日,由北方稀土牵头研发的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示范装置,在旗下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亮相,该装置采用了稀土储氢材料作为储氢介质,能够实现氢气的高密度、低压、无泄漏、安全的固态储存,为工业用氢提供高效、可靠的氢气回收再利用方案。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总经理刘威说,固态储氢装置就像一个大容量充电宝,可以把光伏、风电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高密度存储起来,既解决了风光发电波动性强、利用难的问题,也将改变目前过度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制氢的现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ESG报告发布前,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已建设完成年产10台套固态储氢装置的示范生产线,可有效解决常温常压下储氢合金高效吸收、放氢动力学及热力学的产业化技术壁垒,激发稀土储氢材料潜力,促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
上海、马鞍山、淮南、拉萨、嘉兴、广州、郑州、中山、平顶山、扬州等入选“世界5A高质量中国ESG”一流企业、品牌、律师事务所、大学、媒体、协会、城市等,正在评级中。
撰稿:孙力、舒彩云
编辑:胡昌聪
审稿:陶佳山
终校:李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