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义光《伟大心力》选:毛泽东《心之力》:“我辈决不可遗忘正义使命”
来源:世界5A和第一品牌评定官网
1910年,读过六年私塾的毛泽东已退学回家务农三年了。毛泽东白天在田里帮助父亲干活,晚上替父亲记账。辍学期间,毛泽东从表兄文运昌处借了一本《盛世危言》书,对书中“呜呼,中国其将亡矣!”刻骨铭心。毛泽东回忆说:“这本书……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
毛泽东渴望到学校读书,但父亲反对。在与父亲的冲突中,毛泽东得到了母亲支持。毛泽东对斯诺饱含深情地回忆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毛泽东想去学校读书时,父亲让毛泽东去米店做学徒。毛泽东回忆说:“我的父亲要我在一个与他有关系的米店做学徒。最初我并不反对,以为这也许是很有趣的。但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一个有趣的新学校。于是不顾我父亲的反对,立志进那个学校。这学校在我外祖母的县城里。我的一个姨表在那里当教员,他将这个学校告诉我,并将学校的变迁情形讲给我听。那里是不大注重经书的,西方的新知识教授得较多。”
毛泽东回忆所说的“姨表”是王季范,比毛泽东大9岁,在同辈亲戚中排行第九,毛泽东称他“九哥”。当王季范了解到表弟毛泽东酷爱读书,而对固执的父亲又无计可施时,专程从湘乡县赶赴韶山冲,拜访姨父,替渴望读书的表弟说情。
毛泽东回忆说:“我的父亲终于让我入学了,因为朋友劝他,说这种‘高等’教育可以增加我赚钱的本领,这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离家有五十里。这时我是十六岁。”不满17周岁。
这时,大清帝国正被庚子赔款的绞索勒紧咽喉。列强以“一人一两惩罚四亿五千万人”瓜分中国,本息叠加成九亿八千万两天文数字,盐税、关税尽数抵押。为填补这个无底洞,清廷的赋税机器疯狂运转:四川地丁银猛增至百万两,直隶烟酒厘金年增60%,陕西农户的织布机每架月征制钱二百文。1901至1910年间,全国抗捐暴动达483起,广东农民血书“宁饮砒霜不纳捐”。
勒紧清廷咽喉的,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外,朝廷官员也毫不手软。海军大臣载洵赴英购舰时,竟先问“可得几成回扣?”庆亲王奕劻巨贪,超过北洋水师十年军费总和。
当紫禁城在银两押解车声中苟延残喘时,马来西亚槟榔屿的潮湿空气里正酝酿惊雷。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将黄兴、赵声引入密室,墙上地图的广州城被朱砂笔重重圈住。“集各省菁英,破釜沉舟!”会议决议募集500敢死队突袭两广总督署。海外华侨变卖商铺农场,十八万七千港币化作秘密运送的毛瑟枪。留日学生林觉民别妻离子,在《与妻书》上泪笔疾书:“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1911年4月27日黄昏,黄兴率120人扑向总督衙门。断臂的喻培伦胸前挂满炸弹,炸开高墙;朱执信长衫浸血仍持枪冲锋。当夜,总督署已成火海,72具青年遗体散落在石板巷间。被俘的林觉民在刑场慨然陈词:“大清蛀骨入髓,唯革命可活九州!”黄花岗的鲜血未干,武昌新军已把枪栓悄悄拉开。被《辛丑条约》抽干精血的王朝,即将在十月的枪声中永远沉寂。
1917年,忧国忧民的青年毛泽东在《心之力》中写道:“国弱君愚则国破,外侵内斗,有德者心力与物力难济,空有济世情怀。无德者无耻与无畏沆瀣,实为欺世盗贼。丑恶者霸拥民众赋权,神器私用,愚钝者尽情尸位素餐,祸国殃民。贪腐官僚国贼举家富贵,万众民脂民膏皆被劫掠。
民心民生衰,则国力日衰,国力衰则国家民族之心力亦衰!内可诱发天灾兵祸,朝代更迭,官僚、商贾、农工、学者皆难免沉沦,岂有完卵?外可唆引强盗侵犯,奴役掠夺,国贼、汉奸、军民、学生均家破人亡,终无善果。迁居蛮夷国度者,神州子民多寄人篱下,世代受辱,命利不保。”
面对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心之力》强烈指出:“神侠与魔盗必多有决战,邪不侵正,我辈决不可遗忘正义使命。”
魏义光要记伟大心力:1952年春节,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设宴招待来自湖南家乡的客人。宴会前,毛主席拉着面容清瘦的王季范老先生的手,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又说:“没有他,就没有我。”
本文系魏义光《伟大心力》节选,经本人授权发布,禁止任何形式侵权。
法律顾问:
全球5A级百强律师事务所: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汤云周律师、黄新发律师
全球5A级百强律师事务所:德恒律师事务所,(杭州)张婷律师